致林區廣大公眾的一封信
廣大職工群眾: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流行于家豬、野豬間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達100%,且目前全世界沒有有效的疫苗。健康豬與患病豬或污染物直接接觸是非洲豬瘟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豬被帶毒的蜱等媒介昆蟲叮咬也可傳播。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傳染病,但對生豬生產危害重大,F將非洲豬瘟有關防控知識介紹給你們,請全體林業工作者做好非洲豬瘟的監測防控工作,請廣大職工群眾提高疫病防控意識、共同參與,為維護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生態安全貢獻力量。
一、出現什么樣的癥狀應懷疑為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有多種表現形式,從特急性、急性、亞急性到慢性和無明顯癥狀,最常見的是急性發病形式。接種過豬瘟疫苗的豬群突然出現無癥狀死亡異常增多,或不同程度地出現以下一種或幾種臨床癥狀時,可懷疑為非洲豬瘟:大量生豬出現步態僵直;食欲不振、呼吸困難;口腔或鼻腔出現血液泡沫;腹瀉或便秘,糞便帶血;關節腫脹;耳、腹部或后肢出現斑點狀或片狀瘀血或出血;局部皮膚潰瘍、壞死;妊娠母豬在孕期各階段發生流產等。
另外近期如發現野外非正常死亡的野豬死體,也應高度懷疑其為非洲豬瘟病毒感染。
二、廣大社會公眾應避免恐慌情緒。
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傳染病,從正規渠道購買食用豬肉制品目前來說是有安全保障的,同時也請廣大公眾注意避免濫食來源不明的家豬、野豬肉制品。
三、各級林業部門,相關林業工作者要加強監測防控工作。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及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相關要求結合林區實際,我林區處于野豬非洲豬瘟監測防控工作重點監測時期,防控工作中的主要職責是:強化邊境地區、野豬與家豬可能接觸區、野豬集中分布區等重點區域的監測防控,對野豬疑似病例按規定采樣送檢。
請全體森林管護人員肩負起防控工作職責,在發現野豬異常情況后,及時按規定上報。切實實現第一時間發現、第一現場處置的目標。
重點國有林管理局保護辦聯系電話:0470-7422038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
2018年11月26日
|